详细信息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详细信息页
 

俄罗斯出版与大众传媒署副署长:中俄文学相互认识的当代机遇

加入时间:2016-09-07 16:30:00   来源: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今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技术领域的合作空前频繁,并且毫无疑问,未来这些合作依然会如此频繁。这对两国人文领域的合作提出了特殊要求。我们两国人民各自走过悠久的历史道路,只是到了20世纪,这两条道路才有所交汇。这其中有伟大的奋斗,有严重的损失,有现在民间友好的阶段,也有因政治家短视而引起的断交时期。
与此同时,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根源,但彼此却一直保持着相互间的吸引,这种吸引力在今天尤为强烈。 我们的任务便是:顺势而为,开展各个方面的文化交流。因为只有文化交流才能帮助我们两国人民更好地互相了解,不仅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更为人和人之间的友谊和人类友谊奠定深厚的基础。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无疑是文学,是描述两国人民生活现状的俄中两国现当代作家的书。他们在书中描述了两国民众的困惑,他们的梦想,他们如何在纷繁的当今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又有着怎样的情感体验,为何而喜、因何而悲。
正是文学,展现了当代社会的人性切面,确定了社会价值,形成了道德观念。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将去年定为俄罗斯文学年并非偶然之举,这一年里成果显赫。
我们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学交流传统。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苏联当时创建了一流的汉学学校,在汉学家的努力下,俄语读者有幸能够读到孔子的《论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以及老舍、鲁迅、茅盾等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将俄中两国伟大作家的作品翻译成汉语和俄语,是我们共同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的“ 黄金储备”—— 如果可以这样表达的话。但是,今天,我们不能够仅仅依靠旧有的矿藏储备。我们两国人民对现当代作家、对能够了解两国当代生活的当代书籍产生了浓厚的、持久的兴趣。
 
正是缘起于此,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社会需求后,201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签署了《“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合作备忘录》。用外交语言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应出版50本俄罗斯文学作品,俄罗斯应出版50本中国文学作品。并且,在这些书单中对现当代文学予以特别强调,同时还要填补我们在中国“文革”时期和俄罗斯转型时期互相挖掘文学遗产时所留下的“ 空白”。
从俄方角度来说,要译成汉语的俄罗斯文学书目由声名显赫的评审专家集体拟定,他们是:各大文学杂志和《文学报》的主编、知名评论家。推选的书目得到了中国俄语学界的肯定,要译成俄语的中国文学书目也得到了俄罗斯知名汉学家们的支持。
2013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我们举行了中俄互译出版项目联合协调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双方针对具体书目达成一致。项目的具体协调工作委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和俄罗斯翻译学院执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和俄罗斯翻译学院签署了实施协调工作与版权互换协议。
我们“中俄文库”的首批书目成了舆论界的宠儿,人们纷纷购买、争相阅读,对我们项目框架内出版的图书兴趣盎然。这证明在2013年我们与中国同行们准确地把握住了社会期待的风向标。
2014 年,俄罗斯翻译出版了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笨花》、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的《落泪是金》、著名作家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猫城记——老舍作品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生死疲劳》和《张贤亮作品选》,还出版了多年不曾再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共10本书。 2015年又出版了10本书,其中有久负盛名的《唐诗宋词》、刘鹗的《老残游记》、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麦家的《暗算》、余华的《兄弟》、盛可以的《北妹》,今年还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一位女作家的“女性题材”长篇小说——王安忆的《长恨歌》。在中国,该项目已出版的作品有:奥利嘉·斯拉夫尼科娃的《脑残》、罗曼·先钦的《叶尔特舍夫一家》、伊戈尔 · 沃尔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家族往事》、瓦列里 · 波波夫的《第三次呼吸》、奥列格 · 巴甫洛夫的《官家童话》、柳德米拉 · 乌利茨卡娅的《美狄娅和她的孩子们》、奥列格 · 叶尔马科夫的《野兽的标记》、谢尔盖 · 叶辛的 《 模仿者》、安德烈 · 沃洛斯的《回到潘日鲁德》、盖尔曼 · 萨都拉耶夫的《一只燕子不成春》、安东 · 乌特金的《自学成才的人们》和《环舞》、叶甫盖尼 · 希什金的《魔鬼的灵魂》、弗拉基米尔 · 沙罗夫的《像孩子一样》、米哈伊尔 · 波波夫的《伊杰娅》和《莫斯科佬》、阿尔贝特 · 利哈诺夫的《无所谓的小女孩》、帕维尔 · 萨纳耶夫的《把我埋在墙脚下》。
从上述书单中就能看出,我们两国正在全力以赴实施这个项目。俄罗斯组织了当代俄罗斯优秀翻译家来翻译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再版作品使用的都是经典译本,不过为了方便当代读者阅读,新增加了前言和注释。积极参与“中国文库”出版工作的俄罗斯出版社有东方文学出版社(莫斯科 )、海波龙出版社(圣彼得堡)、科学出版社(圣彼得堡 )、彼得堡东方学出版社(圣彼得堡 )、课文出版社(莫斯科)、双耳罐出版社(莫斯科 )等。



本项目已出版图书的推介工作在北京和莫斯科的国际书展、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定期进行。
2015 年6月,在圣彼得堡俄中媒体论坛上,双方针对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早在2013年5月签署的《“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署了补充议定书。该议定书计划扩容书目一倍, 其中不仅包含文学作品,还将包括人文题材的作品。目前,中俄专家正在着手书目扩充工作。
在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支持下,中俄作家论坛也组织得很出色。在北京和莫斯科,中俄两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代表们会聚一堂,针对当代文学的社会潜力、本国小说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命运、在当代文学中寻找本民族根源和道德根源、青年问题、不同文明的文化相互作用、在文学作品中培养生态意识等一系列议题展开了严肃而深入的对话。论坛开创了两国文学家开展严肃的、专业的对话机制,就两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密切交往的条件定期进行信息方面的交流,为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对话的形式不负众望,作家论坛定期举行,今年6月底照例举行了中俄作家论坛,参加论坛的有来自俄罗斯各地区的作家和来自中国各省份的作家。 
此外,在去年的莫斯科和北京国际书展上,展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 周年的各种书籍,其中就有俄罗斯维切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由俄罗斯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编纂、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代理的 《共抗法西斯》一书中、俄文版。
今年,中国翻译家将参加莫斯科国际书展期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俄语翻译家大会。顺便再提一句,杰出的中国翻译家刘文飞在2015年因翻译普希金作品获得“ 阅读俄罗斯” 国际翻译奖。最后,我想强调,“中俄互译出版项目”在中国出版的“俄罗斯文库” 为我们与其他国家组织和出版类似文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经验。现在,“俄罗斯文库” 已经开始在美国陆续出版,在其他国家出版类似书库的问题正在研究之中。 无需说,这在众多国外媒体铺天盖地地公然反对俄罗斯的今天有多么重要。



弗拉基米尔·格里高利耶夫
俄罗斯出版与大众传媒署副署长
李宏梅
中央编译局副调研员